近年来,广南县者太乡以“约”“育”“比”“管”四字举措,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加强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治理,培育乡风“大文明”。
一约四会,“约”出乡风文明。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为抓手,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在79个村小组成立“四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先后依规依约处置扰乱社会秩序,违反社会公德事件20余件,“四会”制止红白事大操大办、不良习俗习惯8次。召开群众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移风易俗等160余次,促进了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优秀文化,“育”出乡风文明。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俗文化、绿美建设等相融合,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景观15个,文化墙21幅。挖掘利用壮、苗、瑶、彝优秀民族文化,在乡中心学校绿美校园,平贵村等10余个村小组绿美乡村建设中融入,打造“弄娅歪”陈列室、壮族刺绣文化长廊、彝族民族团结文化墙等23处。结合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家风家训进学校、进村组、进农户等“晒家训、传家风”系列活动2次,借助春节、元宵节、妇女节、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家风家训宣讲、讲文明树新风文艺演出等活动12次,真正将优秀文化讲给百姓听、演给群众看,使拒绝、抵制陈规陋习成为群众的文化认知和内在诉求。
树立榜样,“比”出乡风文明。行政村比“村风”。4个行政村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4个,州级文明村镇2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命名为乡风文明示范村1个。村小组比“组风”。5个村小组创建省级卫生村,3个村小组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打造绿美示范型村庄12个。农户比“家风”。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80户,美丽庭院36户,最美家庭3户,新乡贤1人,“五老”典型代表2人。通过村、组、户评比,“红黑榜”晾晒,在全乡范围内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逐步推动家风、民风和乡风更文明。
民主治理,“管”出乡风文明。在全乡构建基层综合治理网格79个,调处27起矛盾纠纷。成立由乡党政班子成员、综治办、司法所、法律法规相关专业大学生等人员组成的普法宣讲志愿服务队伍,进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普法宣传宣讲2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10余次,推动形成干部群众沟通零距离。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发挥村小组党员、干部、寨老等“关键少数”作用,依托村规民约推进村庄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群众摒弃陋习、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来源:文山州精神文明办公室)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