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在广南县坝美镇下里蒙村就有一个如“领头羊”般的好支书,在他的带领下,广大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走进下里蒙村,村道两旁栽满了鲜花和绿树。村前的小河焕发出勃勃生机,河水清澈见底。一幢幢小别墅错落有致,村中干净整洁,看不到垃圾。如果不是地处大山深处,都以为是城市里的某个小区。
随意走进村中一户人家,院子不算大,但院中各类物品摆放有序,就连鞋子都摆放得非常整齐。主人叫农仁莲,今年74岁,她说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村支书黄跃辉的努力分不开。
黄跃辉是下里蒙村的支部书记兼小组长,从1998年开始干支部书记,至今已有24年。说到村内环境卫生变化,黄跃辉说,虽然村里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最初执行起来并不容易。所以他和党员带头做,把路边、河道常年堆积的垃圾全部清理。“我们在村里连续捡了3天垃圾,群众在前面丢我们就在后面捡。后来他们都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
“看着黄支书将近60岁的老人冒着烈日在路边捡我们丢下的垃圾,我真的愧疚到极点。我们怎能这样对待一个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人?最后我看不下去了,就喊着我的家人一起去跟着他们捡垃圾。”回想当时的情景,村民张龙丽记忆犹新。
一次行动一个示范,全村人默默接受了黄跃辉的做法。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自发加入捡垃圾队伍,终于把能看见的垃圾都捡完了。黄跃辉趁热打铁,又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里,对家里物品摆放、庭院绿化都一一做出示范。
为让全村的环境卫生常态化规范化,结合坝美镇爱国卫生运动相关要求,黄跃辉组织党员群众开会商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实行党员先行,党员包户包亲戚,全村118户划分网格,由7名党员+4名群众代表来负责。一名党员一个网格,负责指导本网格群众的环境卫生,定期不定期到家进行抽查,发现做得好的拍照传小组群通报表扬,倡导大家学习,发现做得不好的现场指导改正。每家的卫生必须自己打扫好,做到“房前屋后三包”。同时要求每家庭院要做好绿化,要求每家栽种不低于6盆绿植。
针对全村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实行固定清洁+全员打扫,定点收集+集中清理的互补模式,村里6名公益性保洁员每周三各自负责打扫本辖区卫生,全村农户分成11个组,每周日轮班打扫。为防止村民随意投放垃圾影响环境卫生滋生蚊蝇驱虫,村里明确规定村民垃圾必须装袋封口,不装袋的垃圾不能出户,垃圾清运车沿村内道路定时收集,确保垃圾不落地,保洁员每天早上开垃圾清运车环村集中清运垃圾到垃圾焚烧点统一焚烧填埋。
“我们都很喜欢现在村里干净的样子,现在我们村连小孩子都知道不乱丢垃圾了。”村民梁仁彬说。
看到村里的环境卫生成功整治,黄跃辉满心欣慰。他说,在这个村生活了几十年,群众的脾性非常清楚,“只要我们一心为群众,即使开始不理解,过后他们也会支持的。”
黄跃辉按照自己想好的路子,依托公路建设开始考虑产业发展。黄跃辉清楚,全村靠种植水稻苞谷为生,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累死累活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而临村栽种的茶叶、杉树经济效益高出好几倍。心动不如行动,他带领村里几名党员就去邻村学习,回来就开始开荒种植,几年来,全村大量发展茶叶和杉树等经济作物,目前共有茶叶3000余亩,户均20亩以上,杉树5000余亩,户均50亩以上,年收入达10万以上。
2000年,黄跃辉看到邻近的堂上农场种植特早熟蜜桔亩产一万多斤,每斤能卖1.2元。还有一次去广西西林,他见街上到处都有一种红色的小桔子卖,吃起来特别甜,他寻思这是啥果呢,咋这么好吃,一问才知道那是砂糖橘,产量高,价格好,一亩就可以卖到1万多元钱。随后黄跃辉就带领党员到堂上农场和西林参观学习,还买了几十斤砂糖橘带回家分村民们吃,边吃边跟大家分享他学习到的经验,向大家核算种植水稻和柑橘的收入差距。
开始村民不理解,认为种植果树风险太大,没有几户愿意种果树。于是第一年黄跃辉带领几名党员带头种了十几亩。由于购买的是两年树龄的树苗,第二年就开始挂果。村民看到他们的果树长势喜人,收入可观,主动来找他学经验。他毫无保留地教大家技术,几年下来,全村都种上了特早熟蜜桔和砂糖橘。目前,全村发展果树种植2500余亩,户均20亩以上,年收入达10万余元。
“如果不是黄支书的坚持,我们哪会种植这些果树,前些年我们最多能吃饱肚子,现在我家单橘子一年的收入都有10多万元。我们盖起了楼房买来了轿车,根本不用担心吃穿问题。”想到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农仁金乐呵呵地这样说。
如今的下里蒙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这曾经是黄跃辉的梦想,通过他的努力这个愿望实现了。但是他说这不是终点,他会继续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把日子过得更好。
(徐丽芳)
(编辑:陈慧 排版:向传帅 审核:李云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