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圩姑娘茶”又名竹筒茶。是广南县底圩乡“勒少”(壮家少女)赠送情郎的信物,故得名“姑娘茶”。
每年阳春三月,勤劳朴实、善良端庄的壮家少女,趁着新茶发绿,从山上采下尖叶,经晾晒、翻炒、阴干,砍来头年生金竹割成一边开口的小筒,再将阴干的茶叶放在木甑里和泡好的糯米隔开蒸熟,然后将茶叶装入竹筒里压实,最后用蒸熟的糯米封口,放在火塘边慢慢烘烤,不断翻转直至竹筒烘干发黄。这样做出来的茶叶,经过在竹筒里再次发酵,吸入了金竹的清香、糯米的醇香,再加上茶叶自身的毫香,使得三香入味,故“底圩姑娘茶”又名“三香竹筒茶”。
三月花街节那天,壮家少女把做好的竹筒茶怀揣在身上,如遇到心爱的“勒冒”(壮家小伙),就会把竹筒茶赠予对方,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同时让对方品尝和检阅自己的手艺,以此成为壮家男女谈情说爱的信物流传至今。“勒冒”喝过心上人送的竹筒茶,心里就像蜜一样甜,对“勒少”的爱与日俱增,自然期为伉俪,喜待佳期结秦晋之好。
竹筒茶外形为竹筒,内质紧密,具有茶嫩幽香、汤色黄绿、清澈透亮、香气浓郁、味爽甘甜、回味悠长等特点。早在1990年,竹筒茶就被评为云南省十大优质名茶之一。
(杨金堂)
(编辑:徐珺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