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篆角:4000亩香椿绿了荒山富了民

发布时间:2022-07-15 16:42:23  

文网讯 近年来,广南县篆角乡把培育和发展香椿产业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有力抓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香椿产业。截至目前,篆角乡共种植香椿4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种植香椿700余亩,该产业不仅让荒山变绿洲,还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致富双丰收。

在篆角乡电塘村,910多亩连片的山坡上种上了100多万棵香椿树。目前,这些香椿树树均1米多高,新芽吐翠,长势喜人,昔日荒芜的山坡一眼望去满山郁郁葱葱。

据了解,该香椿基地由广南县椿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7月到电塘村流转土地900多亩,将周期短、见效快、可持续收益的香椿树种到了电塘村的山坡。通过两年多的精心管护,去年已经有300余亩投产见效,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当地村民是该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由于电塘片区大部分是山地,种玉米收入很低。如今,他们将坡地以36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后,年轻人就外出务工,老年人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50多岁的村民杨英告诉记者,让她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一天挣80元钱,中午还供他们吃中午饭。吴咪喏家曾经是电塘村的特困户,如今,他成为香椿基地的管理人员,包吃包住月工资4000元,他的妻子也在基地煮饭,每天80元。

像杨英、吴咪喏一样受益的农户还有很多。该合作成立以来,土地流转涉及周边5个村民小组,用工辐射10个自然村近千人。到香椿采摘期,公司每天聘用临时工人100多人,为当地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极好的工作岗位。

据介绍,今年,全县4000亩香椿,预计将实现产值近1000余万元。同时,两家合作社每年支付给农户土地流转费用87万元,支付务工工资120余万元,每年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达200余万元。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俊 卢吉艳 实习生:陆正仙)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