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南县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整合多方力量,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共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用实际行动擦亮“生态底色”。
一路一景,一家一画。走进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委会营盘村小组,村头的大树,古朴的老宅,干净整洁的道路,村边亭子里坐着的老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振兴画卷。“我们营盘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风景也特别好,我们过得也很开心。”村民简正富满脸笑容。
营盘村倚山而建,村内奇石林立、房屋错落有致,以石墙为基、青瓦为盖。在“绿美村庄”建设中,干群共商计策,充分挖掘当地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抓好村容村貌提升,构建美丽宜居乡村,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营盘小组绿美村庄建设,通过发挥地形地貌资源优势,秉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资源循环利用理念,利用各种空闲地、废弃地、边角地,打造一批特色小景观,建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宜居乡村,工作实现以点带面,完成点位创建向权益推动转变。”杨柳井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何光楠介绍。
走进珠琳镇马安山村,家家户户院内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上了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草树木,家家都是一个小景观,户户都有好风景。“从绿美乡村建设以来,在政府的支持、村干部的带动下,村子变漂亮了,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住着就很舒服。”对于村庄发生的变化,村民张家平很是高兴。
马安山村小组探索形成由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于本村特色,按照“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标准要求,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树立庭院环境与家教家风俱佳的农户典型,激励邻里互助,村内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好村民的和谐氛围。马安山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按照“一家一户一景”要求,打造微景观,实现了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乡村颜值和居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绿化、美化已成为马安山最大标签和最亮底色,乡村的高颜值为助力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
在广南,类似营盘村、马安山一样极具特色的绿美村庄还有很多。自开展绿美村庄建设以来,广南县坚持“1234工作法”(一个攻坚方案、两股力量、三个资源、四个机制),用好“推磨式”“交叉式”调度和检查考评手段,紧扣“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总体要求,重点围绕“清、拆、植、保、建”等内容开展建设。通过内塑“绿美小家”,外筑“绿美大家”,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绿美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常态化调度评比,用红脸出汗压实责任落实。广南县坚持工作调度常态化,每季度举行一次绿美村庄建设现场调度会,坚持擂台比武常态化,搭建绿美村庄建设比武大“擂台”,通过现场调度会进行打分评比,对达标村组现场颁发达标牌匾,对未达标的村组现场作出问题整改,倒逼乡(镇)“一把手”红脸出汗、履职尽责,形成“以比促提升、以评促争先”的比学赶超氛围,坚持“红黑榜”晾晒常态化,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表彰先进、鞭策督促后进,坚持“里子面子”共建常态化,累计开展绿美村庄调度会议6次,“红黑榜”通报6期,督查曝光28次。
长效化宣传发动,用典型示范激发群众热情。以“边建设边评比边选树”的方式,对绿美村庄建设现场考评通过的自然村进行授牌,选树一批示范乡(镇)和现场观摩点,利用“今日广南”APP、“广南先锋”等新媒体平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对优秀案例和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全面宣传引导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大干绿美村庄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引领群众向上向善向好向美而行,自己的村庄自己建、自己爱、自己管、自己受益,让群众真正热起来、动起来、干起来,成为绿美村庄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力军和主人翁。
抓实责任联动,把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定为绿美村庄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既挂帅又出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乡村组采取领导班子挂包到村、干部职工分片包组、村组党员包干到户的“三级联动”方式,不折不扣大抓绿美建设。通过开展绿美村庄建设成功打造许多亮点典型,如:旧莫乡安勒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扣州委“三个一”部署打造“一三之村”,通过“石头精神”解锁致富密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夯实一产谋三产,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子。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晓泉 罗嫒龄)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