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
新华网刊发文章
《广南县八宝镇:“稻+渔”综合种养实现双丰收》
点赞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
采取“稻+渔”绿色生态种养模式
实施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项目
促进农田增产增值
农户增收致富
全文如下
↓↓↓
今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采取“稻+渔”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实施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项目,促进农田增产增值、农户增收致富。
近日,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广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到八宝镇板幕村验收“稻+渔”综合种养项目,丰收的场景引来当地村民围观。据“稻+渔”综合种养户陆远松介绍,实施了“稻+渔”综合种养,不仅让一块田有两份收入,还让稻谷的品质有所提升。
八宝镇牙龙村的50亩“稻+渔”综合种植示范区也实现了鱼的丰收。通过专家现场测产,示范区收获鲫鱼平均单条重量达300克,鲤鱼平均单条重量1.5公斤。
“经过水产专家测产,平均每条鱼重量超过300克,今年的投放时间是7月20日,从这个数据来看,今年的鱼苗长势非常好,‘稻+渔’项目让我们在原本水稻收获的基础上还多加了一项鱼的收入。”八宝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户罗明达高兴地说。
群众在“稻+渔”基地抓鱼(11月13日摄)广南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3年,广南县八宝镇规划了72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涉及6个村7个片区,水稻种植以八宝谷2号、八宝谷7号和云恢290为主,养殖品种以鱼、小龙虾、黄鳝、田螺为主。通过现场测产,示范基地仅稻田养鱼一项,本季平均每亩稻田增加收入300余元,稻田综合亩产值达2000余元。
据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朱明锌介绍,“通过测产,八宝田园综合体(牙龙村)水稻的产量基本与正常种稻持平,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同时鱼的亩产量可达30至50公斤,实现‘稻鱼’双丰收。”
八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苗楚鑫说:“‘稻+渔’综合种养除了有水稻和鱼的双重收益,通过稻田养鱼还可以减少水稻的草害和虫害。”
“今年全州推广了‘稻+鱼’‘稻+虾’‘稻+黄鳝’等生态种养模式,经多地测产,总体产值在2000元至1万元不等。我们将继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摸索出更适合当地养殖和种植的品种。”朱明锌表示。
(来源:新华网)
(编辑:冯欢彦 排版:王南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