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州广南县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民族团结共进步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逐步形成党建强力引领基层民族团结共发展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进步。
党建引领,建强民族团结“主阵地”。广南县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双顶格”管理干部,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政策,通过换届选优配强1178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及4999名村小组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占比64.6%,着力构建“能人治村”格局。同时,以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扩先提中治软”行动,完成全县2103个党支部分类定级,按“四个一”整顿措施稳步推进2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投入46万余元完成全县173个村(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化“瘦身提质”,全面建强民族团结阵地基础。
党建引领,充实民族发展“钱袋子”。广南县建强乡土人才队伍,实施“领头雁”、“归雁”“双雁”培养,鼓励村党组织党员干部发挥“领头雁”作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各民族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篆角乡返乡人才曾武成带领党员群众成立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600余万元,每年实现当地群众务工收入达80余万元。珠街镇长冲村支部书记沙发高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带领村内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长冲梨600余亩,创收1500万余元。同时,聚焦“农民增收一口清”,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培植”的思路,结合广南县乡村振兴中的“三个”定位,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跨区联合联营发展模式,先后投资4.6亿元实施产业项目及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22个。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效益1274.15万元,177个村(社区)平均收入达7万元,为民族团结奠定经济基础。
党建引领,做实网格服务“惠民生”。广南县把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聚焦“基层治理一网兜”难点堵点,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推行“党建+基层组织+网格+群众”的治理模式,形成完善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以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网格化作用,精准摸排辖区各族居民详细信息,及时了解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今年以来,党员累计参与“双报到双服务”活动30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9000余件,打通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云报客户端记者黄鹏 通讯员马贤慧)
(编辑:郭韦 排版:王南 责编:吕静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