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加贵,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校落松地小学教师,19岁起在该校任教至今。
落松地是上世纪50年代广南县集中医治麻风病形成的特殊村庄,农加贵一直坚守在这个特殊人群聚居地任教30多年。他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最美职工”、云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去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农加贵被授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月29日上午,由中央文明办一局局长张志勇带领的慰问组专程到广南,送来慰问帮扶资金和新春对联,详细询问他最近的生活情况,并转达中央领导的亲切问候和美好祝福。
农加贵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又是那么的不平凡。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
一、学习他坚定理想、坚守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农加贵老师当初选择到落松地村教书,不仅家人反对,连他自己也很纠结、矛盾和害怕,但是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他毅然选择留下,一留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他用复式教学的方法帮助被歧视的孩子赢回尊严,他们怀揣着长辈们一生未能如愿的美丽梦想走出村寨,融入社会,有的成了教师、医生,有的成了公务员、企业管理者,实现了长辈们一生未能如愿的梦想。
二、学习他谦虚谨慎、服务人民的道德品质。农加贵老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课余时间为村民代念、代写书信,同村民一起开挖进村公路,帮助村民修理电器,购买配件的钱全是他自己出。2002年,农加贵在村里开办了“成人夜校”,教村民识字、读书,传授种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村民们不愿离村外出,他又当起了大家的义务采购员。为了消除人们对落松地村的偏见,他把自己的儿子带到落松地小学读书。30余载风雨同舟,农加贵与落松地村的村民结下唇齿相依的深厚感情。有这样的感情基础,才有干好事业的环境和基础。
三、学习他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农加贵与学生为伴、以工作为伍,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用勤勉的工作、无私奉献的大爱改变了落松地这个特殊山村孩子们的未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最为淳朴和炙热的育人情怀。
四、学习他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精神。面对其他人不敢、也不愿意来的麻风村小学,农加贵独自坚守,把全部心血倾注在这个特殊村庄的孩子们身上,成为照亮麻风村的“启明星”。
时代在发展,条件在改善,新教育技术运用、留守儿童问题、中高考改革、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择校热和大班额等,要解决好教育事业中的这些新问题,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像农加贵那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始终保持想做事、能担事、会干事的良好状态,在各自岗位上,教书育人,勤奋工作,为时代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王宏愿)
(编辑:卢永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