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那腊、老挖聋、新挖聋村,居住着一个约有1500余人的花倮人部落。花倮人,属彝族的一个分支,目前分布于广南县和西畴县,人口近3000人,至今仍保存着古朴的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花倮人保持着他们独特的节日和舞蹈。据史料记载,荞是花倮人最崇拜的“神物”,他们借助种下的荞来分辨季节,以耕种为生。除了荞,花倮人还崇拜鱼。传说花倮人的祖先逃难时,趴在大鱼背上过江,住在江边的山洞里。为感恩大鱼和荞菜,花倮人把农历四月初四或十四日作为最隆重的节日,称为“荞菜年”或“荞菜节”。
荞菜节到来时,花倮人杀猪宰鸡奉于供桌上,盛一碗新鲜米饭,摆上荞菜和其他蔬菜,祭献祖宗和神灵。祭奠仪式完成后,家家户户将美酒佳肴拿到草场,邀请亲朋好友相聚,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全村欢庆跳起弦子舞或葫芦笙舞。青年男女借此谈情说爱,用跳舞的方式来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
花倮人的服饰以自产棉布和买来的花线为主要原料,以花、黑为主体色调,配以五颜六色的三角形布块渲染。花倮妇女上衣为无领襟衣,下着长裤及绣有鸟嘴、鸟眼睛等花纹图案的青色长褶裙。花倮妇女的头饰既像一朵艳丽的茶花,又像高扬的鸟头,灵动活泼又不失庄重,透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而男子服装一般为对襟上衣,下穿宽裆长裤,头裹青色纱帕。正是这种颜色鲜艳、造型独特、令人过目不忘的民族服饰,让花倮人在众多民族中大放异彩。
花倮人以特有的服饰、特有的舞蹈、特有的节日、特有的生活方式传承着独特的文化,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农诗涵 罗嫒龄)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