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铜鼓舞之乡,触碰千年铜鼓文化

发布时间:2022-04-06 14:48:08  

文网讯 清脆悠远的铜鼓声声,伴着节奏轻快自然的舞步,一场不加雕饰的远古先民生活场景,恍惚再现。

孩子们跳起彝族铜鼓舞

广南,这片壮美而神秘的沃土上,“交趾古道”穿境而过,“铜鼓之乡”熠熠生辉。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岁月的铜鼓文化,在这片沃土上铮铮作响、慷慨激昂,见证着始于句町时代的壮族铜鼓文化,将其瑰丽绚烂注入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

在民间,使用铜鼓时,将鼓分“公母”,寓意“阴阳”。公鼓略大,音色低沉;母鼓偏小,音色清亮。有“云南铜鼓之冠”的广南“阿章鼓”,铸工与纹饰极尽精美;传承久远的广南铜鼓内涵丰富,堪称中国铜鼓文化的活化石。

彝族铜鼓舞现场

广南作为句町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铜鼓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籍中壮族“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及“节会则鸣铜鼓”的景象,至今依然能在壮族村寨中得以一见。

小贴士:

铜鼓舞是文山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

众人跳起彝族铜鼓舞

富宁、麻栗坡两县设有彝族铜鼓舞传承点,壮族铜鼓舞传承点则在广南县。

壮族铜鼓舞

2006年5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的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铜鼓舞现场

在世界上已有的8个铜鼓基本类型中,广南就有5个类型40余面。五珠乡出土的沙果Ⅰ号、Ⅱ号万家坝鼓系春秋战国时期遗物,是世界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鼓类型。

(来源:云南网)

(编辑:陈慧 排版:向传帅 审核: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