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壮族绣花鞋——民族文化活化石的延续

发布时间:2018-06-08 10:56:25   来源:文山新闻网广南县  

有史书记载:“女衣密纽窄腰小袖,缀银泡于领襟,戴响铃项圈,系细折筒裙,白布缠胫,著绣花履。”活脱脱地描写了一个满载银器,脚踩花鞋,娇艳无比的壮家女子。在这一身行头中,壮族绣花鞋就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依然“活在”我们身边,这项复杂的技艺依然存在,成为了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广南县莲城镇者郎村的院子里,一群壮族妇女围坐在一起,在一双双绣花鞋上雕琢着自己的时光,裁剪、绣花、纳鞋底,这样的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岁月。今年已经50多岁的王绍兴,就带着老花镜正在上鞋帮,针锥一扎,针线一穿,手挽线绳一拉一紧,一气呵成。她告诉记者,手工做鞋的周期很长,工序也复杂,尽管一做就是一整天,但她却自得其乐。广南县莲城镇者郎村村民王绍兴说:“我们都是先做鞋底,这样一行一行的做,把鞋底做好,再做鞋帮,然后再把它们合起来,在缝这里就行了。”

王大妈还说,她从15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绣花鞋,那个年代,自己不学着做鞋,就意味着没有鞋穿了。广南县莲城镇者郎村村民王绍兴说:“以前老人教我们就会做了,不做就没有鞋穿了,买也没有钱去买。”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但壮族绣花鞋依然代代相传。广南县莲城镇者郎村村民王绍兴说:“ 以前我妈教我,现在我又教我姑娘,现在我姑娘也会做了,等我们老人不会做了就给姑娘做了。”

一双小小绣花鞋,浓缩着壮家妇女的智慧和结晶,而绣花鞋制作技艺不仅包含造型、绘画、剪纸、色彩搭配、刺绣技艺、民俗学、历史学等,可以说是诸多文化内涵的一项综合艺术,虽然目前愿意从事这项技艺的人少之又少,但我们还是希望绣花鞋的传统制作技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民族活化石不断延续下去。

(广南县广播电视台记者 胡俊)

(编辑:侯佑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