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关心的广南人

发布时间:2017-09-12 15:02:34   来源:文山新闻网广南县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他一生是这样的人,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离去,身后没子女也没财产,两袖清风鞠躬尽瘁!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伟人。他把中国几千年的苦与难全装进了自己的心,正是有了这样的心,才造就了他宽广的心与博大的爱。他是人民的公仆,周总理是这样说的,他同时也是这样做的,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却从来都是谦和为民,朴实为公,与人民打成一片! 如今,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在他辞世四十一周年的这些岁月里,我们时刻都怀念着他,也时刻感受到伟人虽去,英灵犹在。周恩来总理生前曾经关心过云南边疆的广南籍人杨世安的入党问题,确不鲜为人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之际,为了忘却的记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翻阅了已故的广南县史志办原主任文耀海同志遗存下来的点滴史料,静静地坐在电脑工作台上,眼前突兀的是纷飞的战场激扬文字,通过这样的历史事件公之于世,谨以此纪念被周恩来总理生前点赞过的广南籍人杨世安,这是我们广南人感到莫大的幸福和自豪。

杨世安,男,汉族,小学文化,1941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菜园社区。1958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40师119团一营三连任班长。1960年6月27日至7月5日,根据中缅边界问题协定成立的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在缅甸首都仰光举行第一次会议,就中缅边界进行必要的勘察、竖立新界桩和修订、改立旧界桩等事宜,商讨具体细节,确定日程安排。谈判中方首席代表是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丁荣昌任谈判首席顾问。缅方由缅甸国防军副总参谋长昂季任首席代表,缅北军区司令官山友准将任首席顾问。协议签订后正准备开展工作,却受到1950年窜逃到缅甸并盘踞在贵邦地区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千余人的干扰破坏。他们叫嚣“要从云南进犯反攻大陆”,不时骚扰中国边境,对缅甸居民为非作歹,同时在帝国主义唆使下破坏中缅联合勘界。为保护勘界人员的安全,打击国民党残军的嚣张气焰,支持缅军消灭、必须对国民党残部给予必要的打击。为传达中央军委就中缅联合作战的指示,1960年11月初,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派总参作战部边防处处长成学俞前往昆明,与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丁荣昌一起,同缅军代表举行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警卫问题专门小组会议,并联合签署了勘界警卫问题协议。协议规定:为执行警卫作战任务,中方部队根据需要可进入缅甸境内20公里。清剿国民党残军的行动,双方应在同一时间进行,暂定于1960年11月22日左右。 中央军委、总参谋命令昆明军区立即制定警卫作战方案,确定以3个战群22个突击队,奔袭国民党残军的16个据点。杨世安被抽调到特务连任战士(突击队和特务连的编制很特殊,营长任连长,连长任排长,排长任班长,班长任战士)。中缅边界山峦叠障,居民寥落,大部份地域处于原始森林覆盖状态,虽说此次军事行动是针对国民党几千名残军作战,但毕竟是中国军队首次出境与邻国军队协同作战,而且是从未经历过的以突击队方式进行的山地丛林作战。1960年11月21日21时30分战斗打响。这次两国军队并肩清剿的是国民党第八军九三师二七八团、二三七师0九团。战斗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缅甸境内距边界20公里的红线内对敌作战;第二阶段是突破20公里向缅南追歼敌人。虽然前后两次出国作战,取得了击毙敌师长2名,活捉副师长1名,共歼敌740人的战绩。捣毁了缅北国民党残军经营十多年的巢穴,协助缅方收回拥有30多万人口、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胜利而告终,但是因解放军对缅甸的山地丛林地形不熟、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加上后勤保障困难,所以伤亡很大。

1961年1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结束后回到云南景洪听取了总参作战部边防处处长成学喻、40师师长左奎元的汇报。其中谈到了特务连的排长、副排长和七名战士都光荣地牺牲,以及肩负特殊使命负责护送机要密码和文件到指挥部的五名战士,途中也被残匪杀害三人;杨世安和另一名战士历尽艰辛,机智勇敢地完成任务后,又随部队入缅作战的感人事迹。周恩来总理亲切的询问:“杨世安等五名战士加入共产党员了没有?”过了半个多月,步兵119团部队党委,批准了杨世安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了被周恩来亲切关注入党的广南人。星转斗移,岁月的流逝。2017年的“八一”,距离南昌城头的那声枪响已经过去了90个春秋,又是一年军旗红。我们植根于对英雄的怀念和渴望,却永远情寓于中,无法言表;面对着头顶灿烂的星空,面对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军队的强大,我们珍爱和平,希望玫瑰永远代替枪炮。但愿这人世间最美的颜色,能够唤醒人们心底的那份珍藏的记忆和无声的感动! 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忘记那些为新中国奋斗的英雄和捐躯的烈士们!

(兰天明 文耀海)

编稿:广南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