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化阵地 承优秀传统 育瑶寨新风
文山州广南县两级政协联动协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村内没有活动场地,瑶族度戒成人礼等仪式只能在家中举行,做梦都想有个活动场所。”
“在州、县政协和州、县瑶族学会的扶持下,乡上将整合项目资金建瑶族文化活动广场,修建瑶族元素的文化舞台和文化墙,安装路灯,进行道路硬化。”
“有了活动小广场,就可以组织开展盘王节、度戒等活动啦,我们更有信心把烟子厂建设好。”
“烟子厂是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黑榜村’,害羞得很,主要是村民建设绿美村庄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可通过建强自建委员会发动群众参与文化广场和村庄绿化美化建设。”
“我们愿意投工投劳搞建设,不能掉队嘛,也想当红榜村。”
5月29日,一场由文山州、广南县两级政协联动开展的“传承文化改陋习·建设美丽清洁新瑶寨”议事会在广南县杨柳井乡宝月关村委会烟子厂村原学校草地上热火朝天举行。文山州、广南县部分政协委员,杨柳井乡和县民宗、文旅部门负责人,宝月关村“两委”干部,州、县瑶族学会负责人及烟子厂上、下寨、魁笼、牙电冲瑶族群众代表共57人齐聚一堂。经过热烈讨论,达成建设文化活动阵地、传承文化改陋习的协商共识,有效激发瑶族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丽新瑶寨的动力。
宝月关村有烟子厂上、下寨、魁笼、桐子林、牙电冲5个瑶族村小组,226户920人瑶族同胞保持较完好的民族生活习惯及文化传统。村民经济来源更多依靠外出务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无经费无场地,盘王节、度戒等文化活动开展无“阵地”,濒临失传。烟子厂上、下寨更是因村里脏、乱、差现象严重,多年上榜人居环境整治“黑榜村”。
在州、县瑶学会的多方呼吁下,为找出困扰发展的“病灶”,补齐发展“短板”,让村民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月以来,文山州政协和广南县政协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州、县政协委员和州、县民宗、文旅等部门负责人数次进村入户调研。通过追根溯源,发现村内家禽乱放、粪污遍地、垃圾乱扔等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是因为村组干部带头作用不明显、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村级活动场所老旧、文化活动场地缺乏、文化传承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导致村民精神严重“缺钙”、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调研组对症下药确定协商议题和协商方向。
协商会上,听到村民提出“建设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的迫切呼声后,州、县政协当即表示通过提案经费给予扶持、县民宗局表示积极争取申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项目来支持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州、县瑶学会和县文旅局负责人分别就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瑶族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提出指导意见。针对“开展绿美村庄建设”的反映,乡政府和村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指导好村小组建强村民自建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自主建设,尽快把烟子厂由“黑榜村”建设成“红榜村”。
协商达成“建强村民自建委员会开展美丽清洁家园建设、建好文化活动小广场弘扬瑶族优秀文化、摘掉‘脏乱差’帽子贴上‘绿美’标签、建设文明美丽清洁烟子厂”的一致共识。
烟子厂村小组组长盘天荣信心满满地说:“有了活动场所,可以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村民心会贴得更紧,工作更好开展,我们有信心把村子建设得美丽干净”。
协商会后,热情高涨的瑶族群众立即动手清除污水粪便、拆除残垣断壁,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通讯员:农庆华)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