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广南县围绕文山牛、生猪等县域特色养殖产业,积极鼓励养殖企业、大户合作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
在广南县珠琳镇六谷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何玉友家中,镇畜牧站的工作人员一边现场教授群众如何做好肉牛养殖的病情防疫、饲料补充等饲养管理工作,一边指导群众如何做好种牛的选配工作。何玉友的妻子李玉兰告诉记者,2016年底,得到政府免费送养的母牛扶持后,在广南县兴旺养殖有限公司和畜牧部门的共同配合指导下,她家2017年的7月份很快就发展了一头小牛,如今,饲养的母牛又可配种发展壮大,这让她家看到了养殖增收脱贫的希望。
广南县兴旺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是广南县珠琳镇辖区内一家集合作社、公司为一体,专门从事生猪、肉牛养殖的私人企业,公司建有标准化猪舍、牛舍12000多平米,目前,已累计出售生猪、肉牛1万余头,实现销售额1500余万元。2016年以来,为了发挥企业对当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广南县以到户产业发展资金作为引子,积极协调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畜牧部门的技术支持保障下,引导贫困户以分散养殖或以入股合作社集中养殖的方式,共同发展肉牛养殖积。公司总经理殷红兴说:合作社共资助2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种母牛240头,对于新产的牛仔,群众可以自留扩大发展,也可以自由销售,公司保证在三年内按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负责收购贫困户饲养发展出来的小牛。
作为技术服务保障部门,珠琳镇畜牧站认真做好合作社、群众养殖技术的服务指导,只要合作社、群众有需要,他们都是随叫随到,严格把好畜牧养殖疫情防疫关和技术指导关,确保群众的畜牧养殖不因人为因素造成损失。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广南县积极搭建“企业+档卡户”、“合作社+档卡户”、“产业+档卡户”的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产业扶贫新平台,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带动”产业发展新思路和新办法,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增强贫困户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局面。2018年,预计投入扶贫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文山牛、生猪、中蜂等养殖产业12个,带动档卡户2300余户6000余人实现增收。
(广南县广播电视台记者 余永兴)
(编辑:侯佑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