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壮家霜降粑,地道做法很够味!

发布时间:2022-10-24 15:32:11  

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含有天气渐冷、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一天,在广南当地有吃霜降粑的风俗,那么,壮家霜降粑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露美是一名地道的壮家人,得知记者要到家里采访霜降粑的消息,她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制作霜降粑的糯米、饭豆、葱、姜、苏子等食材。一切就绪,露美和家人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将壮家自产的小粒糯米用清水洗净,浸泡一二十分钟后上甑子蒸半小时左右。其间,露美炒制霜降粑的馅料——饭豆沙,饭豆沙是用本地产的小红豆(又名“饭豆”)煮熟,再放到锅里加上葱碎、姜末、盐等调料炒制而成,刚出锅的馅料色泽棕红,散发着姜、豆混合后的特别味道,香气扑鼻。同时,家人也准备好了苏子粉,这是用当地一种叫苏子的植物炒制碾碎而成。当甑子里的糯米饭蒸熟,露美便招呼家里的姐妹一起舂粑粑。

舂粑粑是做霜降粑最关键的一步,使用到的工具是壮家传统的石碓,要想舂出来的糯米粑软糯细腻,必须要多人一起,所以,舂粑粑的默契很重要,若是配合不好,糯米粑便会将碓棒黏住,使不上劲,粑粑舂出来不细腻,口感不好。在现场,只见三个壮家妇女,每人手持一根碓棒,先是在石碓和碓棒上抹上茶果油,接着放入冒着热气的糯米饭,三人你一棒、我一棒地围着石碓向里使劲,一粒粒糯米饭被舂成润滑洁白的糯米粑。

趁舂好的糯米粑还带着热气,露美和家人便开始制作霜降粑的最后一个程序。大家熟练地将茶果油均匀涂抹在簸箕上防止粘黏,再将糯米粑分成小团并摊开,放入饭豆沙,再团起来,美味可口的霜降粑便制作完成,放到铺着芭蕉叶的簸箕里,像极了调皮玩耍弄脏了脸的“人参果”,十分可爱。

霜降粑制作完成,一旁的孩子们便按捺不住,拉上小板凳围着桌子品尝起来,三两口一个,吃得倍儿香。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袁伸尉 李文斌 陆兴)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