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发展,当村里的41户村民逐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时,他至今还居住在40年前建盖的土坯房里,每月领取50元的村干部补贴。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56岁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而更好地带动全村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他就是广南县旧莫乡威龙村委会水头村小组组长农兴文。
农兴文家位于村子中央,住房虽十分破旧,但家里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上摆放着几件老旧家电。贫困的家境与邻居家的一幢三层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的房子是叔叔帮我建的,现在已经40多年了,最怕的就是下大雨,在里面就很危险。”正在和老伴一起烤酒的农兴文说,在他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随后母亲改嫁,成为孤儿的他自小与叔叔相依为命。13岁时,叔叔为他建盖了这间房,长大后也就在这间房子里迎娶了现在的老伴。由于为人诚实可靠、做事公平,2007年就被村民们推选为村里的小组长。2010年,由于家庭原因,农兴文辞去组长职务,离开了家乡,到省外打工谋生。2017年,回到家乡的他又被村民们再次推选为村小组组长,但这次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我们一家人都不同意,想让他把心思放在家里,我们好出去打工一两年,回来把房子建好,我们生活就会好一些,但是他就是不听,一定要当这个村小组组长。”从在一旁的儿媳何有仙说。
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不支持,并没有让农兴文放弃当“村官”,反而让他下定决心要当出个样子来,“既然群众选举我当组长,无论我有多少困难,都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必须把群众带动起来,做一番事情。”他说。
上任后,农兴文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问题,经过反复做工作,13户贫困户陆续建起了新房,只有患有轻微精神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陆文跃,40多岁的他一个人住在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既无劳力又无能力完成建房,让人很担心。如何让他也住上安全房,农兴文没少费心思,他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了陆文跃家的特殊情况并得到了乡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村上负责把陆文跃安置在其大哥家暂时居住,由乡上联系施工队拆除危房重建,村小组负责配合,终于解决了所有档卡户的住房问题。
为带动档卡户增收致富,农兴文与县人大驻旧莫乡威龙村委会工作队、威龙村委会、旧莫乡党委政府联系,积极争取到“万企帮万村”项目,由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万元为村里引进了80群蜜蜂分散到各户进行养殖。为达到整村脱贫出列的要求,农兴文组织全村自筹部分资金,并再次与县人大对接,联系到广南一房地产企业,由该企业出资价值35万元的砂石料和水泥对村里的1.5公里道路进行硬化。争取到广那高速公路施工方的支持,由广那高速公路施工方出资10万余元接通了村内自来水工程。在农兴文的带领下,仅2018年全村就引进了近50万元资金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村内道路硬化了,自来水接通了,活动室已重新翻新,村里的养牛、养羊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寨门、水池、卫生厕所、村集体厨房正在建设中,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5户实现了脱贫,2017年全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000多亩,村民们的收入预计比2017年户均增加1000元以上。
“农兴文是责任心很强的村干部,他当村组长后,带领大家建设新家园,帮助大家解决住房、人饮、建设村内道路,让村子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他为村里想的多,为自家想的少,他的房子还没顾得上翻新重建,真是令人敬佩。”建档立卡贫户陆永明说。
(韦海涛 许廷海)
(编辑:刘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