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广南县把推进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落实中央、省肉牛产业政策和州“牛十条”等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牛规划”、出台“牛政策”、成立“牛专班”,大力发展“牛”经济,肉牛养殖“蓄”势勃发,群众致富“犇”劲十足。
走进广南县董堡乡毛家店肉牛养殖场,一排宽敞整齐的圈舍映入眼帘。牛舍里,20余头能繁母牛正在津津有味地享受“早餐”,“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唱响了致富增收的“乐曲”。
在旁边戏耍的10余头小牛是去年产下的,经过饲养员的细心照料,毛色油亮,毛茸茸的耳朵很灵动,正健壮成长。“去年有25头母牛,产下了15头小牛,上级对于我们养牛也很支持,补贴及时发放到位,第一季度领到了2100元,后面又领到了4000余元。”广南县董堡乡毛家店村肉牛养殖户黄勇向介绍。
郑传福是广南县董堡乡汤腊村的肉牛养殖大户,目前牛存栏达70余头。他说,买牛有贷款、养牛有保险、繁殖有技术、出栏有销路,而且还有补贴,对于发展肉牛养殖,他底气十足。
“我养了52头母牛,繁殖很不错,去年产下了24头小牛。现在的政策非常好,母牛补助300元,小牛补助300元,各项补贴一年补给我八九万元钱。”郑传福养牛的信心越来越足。
黄宣杰是广南县南屏镇干沟村金竹塘村村民,去年年初,他看到了肉牛养殖的市场前景后,购买了13头能繁母牛进行饲养,通过近一年的精心养殖,成效明显。“我这里有13头母牛,今年新增的5头,按照相关的政策补助,每头牛补助300元,目前已经领到3000元补助了,另外做了103吨的青贮料,每吨补助60元,也把相关的钱补到我们手上了。”黄宣杰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支撑。去年以来,广南县认真落实中央、省肉牛产业政策和州“牛十条”等肉牛产业发展措施,制定出台《广南县“一县一业”肉牛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通过采取“种源补助、绿色基地建设补助、社会化服务扶持”等政策激励措施,着力扩规模、夯基础、建机制、提质效,实现全县未养户变成养牛户、养牛户变成养牛大户、养牛大户变成规模养殖主体,敲开群众养牛“致富门”,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牛动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兑现“一县一业”肉牛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奖补资金4771.41万元,惠及农户13019户,其中种源补助1518.3万元,绿色基地配套补助2469.7万元,饲料补助348.6万元,贷款贴息补助285.6万元,社会化服务组织补助359.6万元。去年年初牛存栏35.2万头,年末牛存栏达41.9万头,新增6.7万头,出栏15.63万头、产值16.76亿元,带动农户6.5万户,户均增收1.1万元。力争到2025年,全县肉牛生产将实现翻一番,存栏达45万头,出栏16.5万头,年稳定带动8万户以上农户发展肉牛养殖,综合产值达46亿元。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 黄国旭 方云霞)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