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广南:闲置房屋变“菇房” 庭院经济好“菇”事

发布时间:2024-01-12 16:30:20  

文网讯 去年12月,广南县针对农村房屋、院落、养殖圈棚闲置率高,房屋空心化的实际,结合菌菇产业发展现状和种植条件等综合因素,建立“公司+产业带头人+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发展“闲置房屋、庭院+蘑菇”,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路径,走出一条盘活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广南县曙光乡马堡村,一座座小小“出菇房”格外亮眼,它们已经成为农户心中的“增收房”。罗清方是该村第一批参与闲置房屋种植食用菌的农户,自从食用菌棚在自家一楼庭院落地,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后,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菌香,只见一垛垛灰白色的菌棒上,一簇簇鲜嫩的菌菇竞相绽放,甚是喜人。

罗清方说:“我们种了一个多月,采了三次,这次出菇是第四次,这一批可能赚到1至2万元,以后要多种多增加收入。”

陆春华家也是该村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户,建房时,一楼原本打算用作圈舍养牛,因为一些原因好几年一直闲置,这次他作为实验户利用空闲房屋种植榆黄菇(鸡油菌),将其变成了“增收房”。

而在该村的梁大志家,一家人及亲戚正在忙着采摘,从昆明赶来的收购商也在门口忙着将刚采摘的菌子打包,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说起利用闲置房屋种植榆黄菇,他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利用空闲的一楼搭建架子摆放了1万棒榆黄菇菌棒,一个月的时间就有1万元收入。明年我打算再栽2万~3万棒,因为这个工作量不大,3万棒两个人也忙得过来。”他说。

昆明野生菌交易市场食用菌经销商刘芬一边忙着打包,一边跟记者介绍,当时看到技术员发的照片,她以为是工厂化种植的榆黄菇,结果到现场,却发现是农户利用闲置房屋、庭院种植的,虽然规模不大,但菌菇的品质令人满意。

据了解,马堡村将闲置房屋变成“菇房”是广南县按照“先试点、后拓展”思路实施的第一批“庭院+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试点村,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根据市场对榆黄菇需求,将在全县推广“庭院+食用菌”产业,积极发展庭院蘑菇,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广南县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员鲁芝敏介绍,在全县推广的过程中,将继续以庭院经济的方式去进行,利用老百姓手中的空房空屋,让他们在家就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俊 实习:王福真)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