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开出幸福花丨人在广南,问医上海

发布时间:2025-01-07 10:04:22  

引言

近年来,中央、省级各有关单位和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根文山州开展对口帮扶。他们倾注心血、融入真情、汇聚力量,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精准帮扶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关键作用,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文山州一朵朵绚烂的“幸福之花”。文山州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推出《帮扶开出幸福花》专题专栏,聚焦帮扶工作中的亮点与成效,展现对口帮扶结出的累累硕果。

今天推出《聚集静安一“团伙”,造福广南一方人》。

2022年7月,上海市静安区“组团式”医疗队千里奔赴句町故地——广南,对口帮扶广南县人民医院。自开展“组团式”帮扶以来,“三叉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术”“脑脓肿切除术”“鞍区肿瘤切除术”等20项新技术解锁,妇科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远程诊疗帮助患者问医上海……一项项耀眼的成果持续刷新着广南县人民医院的历史,见证着这所在过去底子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县级公立医院的蜕变与成长。

“制度力”举内涵

建立健全医疗帮扶工作制度,明确帮扶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从医疗服务的提供到人员培训的组织,从设备物资的调配到与当地医疗机构的协作,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制度规范,使得整个帮扶工作高效、有序、稳定地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落地”广南后,任命帮扶团队队长袁旻健同志担任广南县人民医院院长;任命第一批次静安区中心医院陈炜、闸北中心医院魏中一,市北医院陈立强、罗学芹分别担任神经外科、感染科、麻醉科、妇产科业务主任;2024年任命第二批次上海市公惠医院杨磊、静安区牙病防治所李成,市北医院顾宇国、茹凌分别担任康复科、口腔科、医学影像科、急诊科业务主任。制定下发《新入人员管理办法(暂行)》《院领导班子会议管理规定(试行)》等2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依规治院走深走实。

“授人渔”传帮带

“组团式”帮扶团队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倾心竭力,不遗余力地投身到帮扶工作当中。以“1拖3”的创新模式,精心帮带12人,从专业知识的传授到实践技能的指导,从工作方法的优化到职业素养的提升,他们深入了解每一位被帮带者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广南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接班人”。通过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精心为被帮带者提供最优质的指导和支持,两年来,带领广南县人民医院骨干开展脑卒中、缺血性脑损伤等神经领域重症临床研究,其中《超小胶质细胞中Spi1通过外泌体miR-199a-3p对缺血性脑损伤的调控机制研究》项目于2024年1月获云南省科技厅立项。成功解锁了《三叉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术》《脑脓肿切除术》《鞍区肿瘤切除术》《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前颅底重建技术》《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止血术》《肾动脉造影+栓塞止血术》等20余项新技术,为医院迈向高水平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多维度”深融合

充分运用沪滇卫生帮扶云平台等医疗网络信息化平台,打破空间限制,开通远程医疗协作、远程病例和医学影像诊断、远程查房和会诊、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采取“患者不动专家动,足不出县治大病”惠民举措,让“人在广南,问医上海”“云医疗”模式成为常态。2022年来,在“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的帮助下,援滇医疗队协调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肝科,上海市静安闸北中心医院感染科、消化科等多学科为感染科患者开展远程联合会诊,共会诊疑难病例5例。

“组合式”强专科

深入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密切配合州、县人民政府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让群众就地就医,实现帮扶成效最大化。2022年以来,顺利完成云南省卫健委复核验收专家组对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现场复核评审,建设完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拓展广南县人民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建设9个。

“业对业”显收获

依托中央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契机,在援滇医疗队的沟通协调下,带领广南县人民医院骨干开展脑卒中、缺血性脑损伤等神经领域重症临床研究,开创患者“人在广南,问医上海”“云医疗”模式,着实填补了广南诊疗技术空白,县域内多项诊疗技术实现“0”的突破。2024年1月第一个科研项目获云南省科技厅立项;8月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授牌“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来源:州农业农村局 图片来源:视听广南)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