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年来,广南县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项建设紧密结合,制定印发《广南县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建立“一线用”机制,选优配强人才队伍。制定严管厚爱村(社区)干部措施,建立“基本报酬+岗位补贴+绩效补贴+创收奖励”待遇保障机制,村(社区)干部待遇、干事创业激情大幅提高。加强驻村干部管理,运用“一记录”“三台账”“一台两考”模式,促使驻村工作队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政策、责任、工作“三落实”。以“文山之干”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擂台大比武”“红黑榜”比拼。选派优秀干部到乡(镇)挂任副职领导、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挂职。从党政机关、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互派干部交流任职。
建立“集中育”机制,厚植人才培育沃土。通过“双育双带”双向互促,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盘活本土人才。育产业带人才。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造就培养本土产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育人才带发展。采取“集中育、师带徒”的方式,持续释放广南县人力资源红利,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集中育优做优“桃源大讲堂”品牌,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省州县“调训培训实训”;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作为乡土人才培养主阵地,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96.9%。通过非遗传承人“名师带徒”传授技能、集中培训等方式,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农村生态旅游业人才。
建立“挂帮联”机制,扩宽人才助力渠道。用活中央科技特派团、东西部协作、上海市静安区对口帮扶和省州科研院所等资源,促进产业、民生事业提档升级。一年来,定点帮扶的84名专家在推广新技术、开展学术讲座、培训本土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持续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874名专家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从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村寨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为群众问诊把脉找症结、提良方。持续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建立“句町银发人才”队伍专家信息库,通过科普服务、科技培训、现场教学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动员乡贤干部、在外人才参与家乡建设。
建立“常关怀”机制,落实人才激励措施。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先后出台12项人才“引育管用”办法,召开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人才座谈会褒奖行业领军人才,为57名行业领军人才发放安家费、创业补贴、生活补贴,表彰奖励20名高考优秀学生代表,筹建48套“桃源人才公寓”,为人才营造安心舒心的创业环境。
(罗永能)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