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年来,广南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面推进,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合力,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抓实“一县一业”推动产业振兴稳中有进。加强龙头带动,努力打造品牌,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县引领,做实利益“双绑”工作,极力推进产业促进增收。2022年,实现“一县一业”高峰牛存栏33.58万头,出栏10.36万头,牛肉产量1.13万吨,产值23.71亿元。存栏1000头以上牛场3个、500头以上3个、100头以上9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示范社1个;规模养殖场数量和规模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力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31家企业绑定161家合作社,24650户脱贫户,全县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双绑”全覆盖,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三大工程”加速人才振兴提质增效。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项建设紧密结合,今年以来,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乡土人才盘活”工程、“人才一线服务”工程,2022年招聘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7人,其中教体系统5人、市场监督管理局2人;招用研究生学历党政干部储备人才2人。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余场次培训4.5万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60期7267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7%,发放创业贷款465笔6786万元,带动就业1395人。
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振兴。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广南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完成11个点的书目数据著录,不断增强基层一线文化设施的整体服务功能。依托“云南公共文化云”服务大数据平台发布文化活动、非遗传承、非遗项目、地方特色信息93条,进一步扩大广南文化影响力。不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果,完成全县177个行政村(社区)共177名公益文化岗位人员配备,保障基层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
加大力度保障生态振兴持续发展。采取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治理体系开展城乡垃圾治理,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进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启动实施一批示范创建村庄,有力推动绿美村庄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效能提升。2022年,广南县18个乡(镇)167个行政村2666个自然村(建城区除外)农村垃圾清运、处理业务整体纳入市场化运行范围。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1个示范乡镇、18个精品示范村和60个美丽村庄(含6个重点村);评选出绿美村庄322个。
拓宽思路促组织振兴。稳步推进农村党组织“双整百千”四级联创示范创建,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网格“明岗定责”,细化工作责任,让农村党员亮出身份、亮出挂联、亮出承诺,实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全面推进村庄建设和基层治理,努力在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先行先试,为五大振兴提供组织保障。2022年来共选派21名“95后”优秀年轻干部到19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挂职。向151个村选派驻村工作队463名,实现一村一队,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组织化”方面的生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州农业农村局)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