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发展乡村产业 筑牢防返贫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4-12-26 14:14:04  

产业帮扶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和筑牢返贫防线的关键举措。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广南县先后出台了《广南县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实施方案》《广南县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广南县肉牛产业奖补实施方案》《广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奖补10条措施》等扶持政策,累计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2.54亿元,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项目294个,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22840户发展产业,产业覆盖率91.2%,有效筑牢了防返贫第一道防线。

在广南县五珠乡老厂村委会新发寨村小组,依托传统高峰牛养殖优势,2023年该村启动“一村一品”养殖示范村及肉牛倍增计划项目,采用“党建引领+社会化服务机构+农户”模式,激活庭院经济,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养牛户通过项目扶持,实现户均毛收入超3万元。

“我家养殖了20多头高峰牛,年毛收入9万元以上,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现在,我们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养殖高峰牛,收入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养牛户宋仕雄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新发寨村小组肉牛养殖规模增至302头,同比增长23.27%,养牛户增至30户,同比增长20%,户均毛收入超3万元。

为强化品种优化,广南县投入2500万元建立文山牛种源中心,生产并推广冻精,每头能繁母牛获配种补助,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构建饲草料收贮配送体系,设119个收贮点,2个饲料配送中心,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鼓励种草养畜,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3000余亩,带动5400户户均增收1.3万元;盘活屠宰加工厂,通过“托管”经营合作,提升屠宰能力,保障本地牛肉供应,预计年订单收入达1000万元;新建大型及村级活牛交易市场,日交易量分别达300头与100头左右,年为6.5万户农户提供便利交易条件,破解“买牛难、卖牛难”问题。

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为当地农户带来收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广南县坝美镇堂上社区周边村寨及邻近乡(镇)共发展柑橘种植面积近5万亩,惠及9300户农户。通过注册“堂上”商标并荣获绿色食品认证,堂上柑橘不仅被评为“文山州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名牌农产品”,其产品更远销东北三省、广西、浙江等地,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自从加入‘堂上’品牌,我们的柑橘不仅销量上去了,价格也比以前高了。现在每年都能有稳定的收入,生活越过越好。”柑橘种植户梁磊激动不已。

广南县莲城镇那秧姑娘茶产业基地通过引进文山底圩姑娘茶有限公司,投资扩建精加工项目,成功带动92户农户增收,户均茶叶收入4.9万元;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利用原生铁皮石斛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吸纳千余户社员参与,成功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五金”增收。

图片

云南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作为八宝米产业的领军企业,年销售大米1.8万吨,销售收入超亿元,拥有万亩订单基地,惠及数千农户,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八宝米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增收机会,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更美味的八宝米产品。”云南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培填饶有兴致地说。

据了解,通过系列政策、项目的落地,广南县各项产业迅猛发展。2024年,全县肉牛存栏41.71万头、出栏14.98万头,存栏量连续三年居全州第一、全省第二。

打造八宝米基地18.2万亩、水果生产基地9.06万亩、实现茶叶基地采摘面积20.5万亩、油茶投产面积14.3万亩、蔬菜累计种植23万亩、烤烟基地面积5.8万亩、糖料甘蔗基地面积3.3万亩、铁皮石斛基地0.44万亩。

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个,累计认证83个,“云之香”“八宝润米”“凌垭”等入选“绿色云品”品牌9个,州级“10大名品、10强企业、10佳创新企业”名品名企累计认定达21项,肉牛、茶叶、八宝米、中药材等认定绿色食品品牌产业基地18个。

促进转型升级提水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效,云之香米业日产150吨优质大米生产线正式投产,盘活谷多屠宰场复工复产,新增龙头企业8个,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8户,农产品加工主体累计达到10800个,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现价总产值16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升级,筑牢防返贫第一道防线,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我们也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的挑战,全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广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锡树表示。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陆兴 通讯员 陈平)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