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检”为契机,广南西基德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发布时间:2020-11-04 10:15:31  

文网讯  广南县珠琳镇西基德村委会以第三方检查评估为契机,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在镇党委、政府和挂包领导以及挂联单位州退役军人管理局、县委史志办、镇中心卫生院的支持配合下,强力推进摸排补短、政策宣传、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档案完善等工作,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村党总支部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和“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广南作风,压实扶贫领域党建责任,牢固树立“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成效检验党建实绩”的工作导向,不断探索脱贫攻坚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来抓,积极为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开展帮扶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做好就业和产业文章,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西基德党总支下设有西基德自然村支部、么空德自然村支部、苏子地自然村支部、烂泥箐自然村支部、水头自然村支部、糯者坝联合村支部、普木德联合村支部共7个党支部,有党员111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作为创新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结合日常党建工作,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激活基层组织细胞运动。

西基德村逐村逐项查找漏项弱项,持续抓好问题动态清零,确保脱贫不漏一户一人、全面达标,保证脱贫成色和质量。同时,加大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力度,抓好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的运行,进一步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救助相结合的帮扶方式,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监测干预,精准、及时进行帮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基德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珠琳镇15公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半山区喀斯特地貌造成,“地无三里平,滴水三分银”,不仅土地贫瘠稀少,而且大部分耕地都是广种薄收的石地薄土,赖以生存的水也奇缺。多年来,村民们没有一个能引领致富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仅靠散种的烤烟、玉米、花生、辣椒等农作物和高峰黄牛养殖为生,导致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属国务院挂牌督办11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9年,共申请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个,目前已实施完成2个,完成资产移交2个,其中花卉产业共投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800万元,产业形成厂房、办公室、工人宿舍、机耕路、排洪沟渠、蓄水池、变压器、基地灌溉设施等村集体固定资产650万元。草莓产业共投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700万元,产业形成厂房、办公室、工人宿舍、机耕路、排洪沟渠、蓄水池、变压器、基地灌溉设施等村集体固定资产573万元。

该村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促进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找方法,按户制定致富措施,解决贫困户思想上、就业技能上的问题。根据本地实际,选准了高峰黄牛这个产业,唱好育牛“三字经”。同时还抓住金芭蕉(中药材)产业种植,既绿化美化环境又带来健康和财富的美味佳肴,不花钱能成事,花小钱办大事的短平快产业,为巩固脱贫成果补足产业短板奠定了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前进步伐。2019年该村共获得村集体经济收益47.19万元,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村集体公益事业等方面,按照村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奖励,2019年分配资金41.75万元,预计2020年全村可获得村集体经济收益4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订单生产、就业务工、生产托管、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已实现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对全村341户档卡户的全覆盖。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档卡户、边缘户给以小额贴息信贷、散种散养资金补贴、生产资料补贴、务工补贴、交售青贮饲料补贴等政策扶持。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造血”功能,不断促进持续稳定脱贫。

(兰天明)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